呼呼的大巴沿着修好的公路一路奔驰,窗外是忽远忽近的山头和灰蒙蒙的天空。天空,在我这里望出去就是矮矮的那一角,被车窗切割出来的那瓢天空越来越灰白。在我沉睡的眼角微微一瞥,只有天际边灰白的铅色存进了脑海。疲乏都集中到了眼上,一路上都是睡眠状态,无心观看窗外的一切。
当窗外的灰白已经不在,浓墨的夜色像一堵墙,强行堵在眼前。零零星星的街灯一盏盏的相继闪亮了起来。我知道阳泉也就近在咫尺了。默默一算,这已经是第三次来阳泉。下了车就是在火车站了,这里人还算稀疏,我看着这个地方,丁字形的街道布局,两边都是高楼。我左右环顾了一下,这个地方并不陌生。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家熟悉的小旅馆。那个小旅馆已经不在是一个经济体,而是一个情感坏的标志。
沿着自己也不熟悉的街道一路随性的走下去,我想在街道上看到一家网吧。这是我主要的目标,慢悠悠的闲逛却不单单为了闲逛。街角都是来来往往的人,男人女人,女人多于男人。商店随着人群一家接着一家,我的眼光也多多少少都被商店吸引去了。网吧一家都没有看到,腿脚却累的沉重了。
这一地段估计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,我看到一家家的商店还有人突然关顾。我没有看到网吧,但是在街道拐角却发现了新华书店,我并没有想买的书,只是脚顺,一脚两脚的踩了进去。这个书店不大,可是也足够转两圈,左右翻看一般。看着那一列列的文学名著,我首先想到的已经不是关于书中故事,而是虚假。“虚假!”把精力放在这些虚假的事物上有意义吗?
转出书店,我继续强行。依旧没有看到网吧,网吧在这个城市好像被取缔了,或者我走的地方正好都躲开了网吧。我的手机电量一格格的虚弱下去。我看着好像已经无望找到网吧。又是一个十字路口,我看到四五个穿着制服的城管,面目严肃,站在街口无所事事的慵懒着,这慵懒中也透着一股无聊。在城管头顶上有一块店面的匾额“五柳书店”。潜意识里,冲出心头的是“五柳先生”,而后是“陶渊明”,再者就是“不求甚解”的读书态度。一瞬间,这些想法走马灯似的闯过了。
如果这个书店的名字果是从“五柳先生”典故而来,那老板还有一些文学情怀。因为这名字的缘故,我在一起走进书店。这家书店与那家新华书店相比,多了一下格局上的独特情趣。墙面上的哲言,中英双语。书柜上的那个大熊摊在那里,好像累坏了,也好像伤心了。我左顾右看的转了两圈,这里没有我想看的书。最后,买了两只碳素笔,一个2B铅笔,还有一块齐齐整整的橡皮。
走出书店,已经没有找见网吧。我开始一步步往回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