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我想像福楼拜这样,深居简出,伏案写作。不做作,不炫耀。福楼拜继承了大笔遗产。这也为他安心写作做好了物质保障,不吃吃喝。可以安心的写作,也不用担心社会人际关系。因为他独居交友不多。这也是我想要的环境。这样是一个作家做理想的生活环境了。他的生活安静,平稳。没有波折。真好!相比我看了一下大仲马的人生,就是一波三折,旅途人生,客居他乡。福楼拜是幸福的!可是那么多的交往女性,情妇两次求婚,为什么不结婚呢?
人物简介
居斯塔夫·福楼拜,法国著名作家。1821年12月12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。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,超时代、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。 [1]
福楼拜的“客观的描写”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,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,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——语言的推崇,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。新小说作家极力推崇福楼拜对现实主义的创新,并进一步加以发展。他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已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特有的“崇无趋势”,从这个意义上说,新小说作家正是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,才可能大大地跨越了一步。 [2]
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“自然主义之父”;而20世纪的法国“新小说”派又把他称为“鼻祖”。 [3]
人物生平
居斯塔夫·福楼拜(1821—1880,Gustave Flaubert)于1821年12月12日出生。 [4] 其父是法国西北部诺曼第地区鲁昂市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,他从1818年起任鲁昂市立医院院长。 [5] 福楼拜从小在医院的环境中长大,对解剖尸体习以为常,这种环境培养了他对宗教格格不入的思想。 [6]
1830年,福楼拜9岁入学时刚刚认识字母。 [4]
福楼拜是个特别腼腆的人,特别是在女士面前。易于害羞的特质仍然困扰着他。 [7] 福楼拜的父亲是香槟人、母亲是诺曼底人,他具有这两种民族的特征:性格开朗,同时具有北方民族的冷漠;性情快活。同时,福楼拜本性之中,却隐藏着忧愁,向往一种追寻不到的理想。
最早把他引向这个绮丽世界的是女佣人玉莉。她是一位讲故事的能手。小福楼拜在她旁边一坐就是一整天,从小就受到浪漫幻想的熏染。 [5]
在常人眼里,福楼拜智力低下,却显露出文学天赋。他自幼喜欢文学,大量阅读名著。
1834年,福楼拜编辑了一份手抄小报《艺术与进步》。
1835年,在福楼拜14岁那年,在特鲁维尔海滨度假时与音乐出版商、《音乐报》创刊人施莱辛格的妻子艾丽莎(Élisa Schlésinger)相遇并对她一见钟情。 [8] 福楼拜第一次见到艾丽莎,羞怯之情使他整个人僵在这位漂亮女人的面前。 [7]
1840年,福楼拜按照父亲的希望和安排在巴黎大学法学院注册入学,但他从小便偏好文学,对法律丝毫不感兴趣,所以大部分时间仍住在鲁昂,很少去课堂上课。在巴黎文艺界,他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雨果。但他把大量时间花在阅读文学作品和结交文人。
1843年他在法科考试中失败。 [4]
1844年突发神经官能症(类似癫痫),从此中断学业,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。 [4] 此后便专心致志从事文学创作。
他一生交友不广,不喜欢社交,而且很少外出旅游,除了为了创作的需要去收集素材。他在青年时期与作家杜冈、诗人布耶结下深厚的友谊,一有新作,总是先念给他们听。这二人虽然本身是成就不大的作家,但却有很好的艺术鉴赏力和判断力,能够直言不讳地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,对福楼拜在创作上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1845年,福楼拜的父亲过世后, [6] 他接受不少遗产,同母亲以及外甥女一道住在卢昂市郊的克鲁瓦塞别墅,与母亲相依为命,稳定生活,直至去世。这座别墅位于塞纳河畔,风光秀丽,清静宜人,福楼拜终身在此挥笔苦战。他与世无争,淡泊人生,关门闭户,潜心创作,把艺术作为自己的宗教。 [8]
1846年7月,他在巴黎结识了女诗人路易丝高莱,她不久就成了福楼拜的密友和情妇。友情持续了十年,留下大量信札,是研究他的创作思想的第一手资料。高莱两次向他求婚。
个人的情感生活带给他的是对女性的理解。福楼拜虽然一生没有婚娶,过着独居生活,但他的感情生活仍然丰富多彩。他生命中有五个重要的女性:爱丽莎·施莱辛格、福寇夫人、路易丝·高莱、玛蒂尔德公主和朱丽埃·赫尔贝尔。特别是他对施莱辛格夫人的初恋,代表了他“整个生命中的一项伟大的爱”和“唯一的激情”。在与这些女性的交往中,他对女性的心灵世界、情感世界有了深入了解。因此,他能够站在女性的立场来体察女性。 [9]
同他关系不错的还有乔治 桑、左拉、莫泊桑等。
1880年,福楼拜因中风去世,终年59岁。
福楼拜 厉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