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文学网站 文学博客 文学网

网站导航: 文学天地-文学博客-文学网站 > 随笔 > 看教育学有感—教育随想-教育学习笔记

看教育学有感—教育随想-教育学习笔记

     最近也是闲的没事,翻出放了还久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的课本,大致看了一下。有一点小感想,写下来。

学习动机:学习动机教育学书中分为很细,总的说来就是两方面,一是内因,一是外因。内因就是自己想学,外因就是外界因素促使自己学习。学习动机来自自身内部因素,比如喜欢或者需要这样的动机,学习欲望就强,学习比较积极;反之,被外界因素强制要求学习,学习欲望弱,学习不积极,比如被家长老师强制要求学习,学生迫于管教产生学习行为,随着外因消失,学习欲望行为也就减弱。从现实实际出发,学龄期儿童大多没有学习的内部因素,很少有儿童是觉得学习很好很喜欢学习知识来学校介绍教育的。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两方面来看,学龄期儿童感觉并不具有这样强烈的清晰的内部学习动机。自我认为,学习动机内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增长会越来越强,而外部因素则会越来越弱。

文学
学习动机也是从无到有,当然也有从有到无。如果教育方法,教学环境,教育评价,学习内容等教育因素使用得当,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,也能促进其内部学习动机产生发展。比如教学的方式产生舒适感愉悦感,学生就喜欢上这门课;学习结果评价得当,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;学习内容如果难易适中,既有轻微挑战性,又不侮辱学生智商,也能增加学习欲望;或者教学环境很有气氛,也能激起学习的兴趣。道理是这个道理,理论也是这个理论,但是具体教学实践中做到就有些难。咱们国家实行班级授课制,以班级形式组织教学,老师讲课要顾及整个班级,对于别个学生照顾不够,老师也没那么多精力去做个别教学。教学环境又仅仅局限于学校内,课堂环境单一。再加上每节课教学过程形式呆板,都是单曲循环,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不感兴趣,教学过程有没有激起他的学习欲望,考试成绩再以分数评定,学生受到这一系列不舒服的对待,自认为会有两种情况出现,一种是放弃不学了,一种是自尊心临危激活发奋自学。
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提出教师,课堂,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理论,也就是现在咱们看到的教学模式,学校以教师, 课堂,教材为中心。这种模式以学科学习为中心,以老师为中心,课堂为中心。学生学没有选择权,要学什么内容,学校上什么课程,老师怎么讲,在那里教室上课,这些学生都是被迫接受。实用主义教学代表人物杜威提出儿童为中心,提倡在“作中学习”,以学生经验出发组织教学,摆脱传统的教师教材为中心。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展,有利于激发学习欲望。

怎么有效组织教学:上课前需要备课,这是老师必做的工作之一。不要说不备课也能讲好,也不要说不备课就上课的老师能力强。备课不仅仅是为了讲好一节课,也是对讲课的尊重。备课就好比学生提前预习,学生不预习新课大脑一片空白,学习效果差;老师不备课,上课准备不充足,教学效果低。备课做到三个方面:钻研教学内容,考虑教学方法方式,考虑学生。这是教育学里提到的备课要素。我觉得还应该添加一条,考虑教师自身。教师也不是万能的,也会有优缺点。自我感觉讲好一节课就好比打仗,战前要知己知彼,准备充分;战中要随机应变,调动各种因素,争取战果最大化;战后要做作战经验总结。
具体怎么做呢?那就因课而异,因人而异,因时而异。千变万化的课堂突发事件先不考虑。
首先应该了解学生,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,学生在学习之前学习中都会有自己的认知想法。通过预习学生已经能掌握理解一些知识,上课中老师在反复强调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,既浪费课堂时间又容易使学生走神不听。不如略提一下,直接跳过。对于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,不妨分成几个简单的小块知识,由易到难,一步步引导。学生都存在个别差异,智力上,思维方式上,老师应该区别对待,学习能力强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能力弱的学习目标应该有所不同,一刀切不好。还要考虑学生整体的状态,如果情趣低落,心不在焉。讲课效果也不会理想,不如做游戏讲故事,这节课不讲课本知识那又如何。
其次,教学内容。教学内容就是上课要讲的内容,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是折磨或者喜欢或者平淡,老师也是一样的,不见得老师教的都是他本人喜欢的或者精通的。有时候老师也是被折磨者。老师对于教学内容要学会,学懂,还有融会贯通,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习领会新知识。并且还有把握到内容的难易度,关键处,前后知识的链接。上课中面对学生的疑问才能游刃有余。
再次,教学方式方法。教学内容,学生,老师,教学场所都有了。接下来开坛讲法吧!怎么讲?怎么讲效果更好?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强,思维逻辑要合理,不然自己觉得良好,学生却云里雾里。教学方法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,讲授还是演示或者实验?教学道具使用适合合理,或者是否有教学道具,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讲述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,教学方式也要适应学生认知能力。如果讲一些理论很深的内容,没有具体是实物做参考,学生容易产生厌烦。

老师就是个服务者,也是个管理者。老师不一定学富五车,但能做到因材施教就很好,好比医生看病,了解病情对症下药。学生既是被服务的对象,也是被管理的对象。学校好不好,教学效果好不好,不是老师说了算,也不是学校自己说了算,是要看学生到底学了多少,学生感觉怎么样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